正在阅读: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biao 产经网 > 文化产业 2023-07-24 09:00 • 产经网
2023-07-24 09:00

北京中轴线从起点永定门开始,一路向北跨越天桥,直指内城正门——正阳门,俗称前门。

明代中期,前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就形成了大商业区。清代,这里更繁华,大街两侧陆续有了许多专业集市,如肉市、果子市、布市、猪市、粮食市等。

而今,前门大街依然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界儿。全聚德烤鸭店、都一处烧麦馆、吴裕泰茶庄……名店林立,熙熙攘攘,吸引着八方来客。

有一位江南女子潘筱英,来自杭州富阳。锚定这里在中轴线上的地理位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带着祖传的古法竹纸制作技艺,在北京前门创办“越竹斋”体验馆,向全世界推广富阳竹纸和中国纸张文化。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人生在世,都有一种使命吧。我的使命就是,传承祖上传下的技艺,并且发扬光大。”潘筱英说,“我还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有好纸的!”

繁茂的人文藤蔓,沿着中轴线延伸。本期潮新闻记者带领大家走进“越竹斋”,体验这项传自唐代的竹纸制作技艺,聆听潘筱英只身闯荡京城的传奇故事。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越竹斋

01

在潘筱英心里,真正能活千年的纸,才算好纸。

为了这张“好纸”,她很拼。她全年无休,不仅北京、富阳两地穿梭,有时还得去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采购一些原材料。“为了这张纸,我愿意付出。”她说。

潮新闻记者跟她约了几次,这次总算在越竹斋等到了她。

从前门大街72号一拐,就能看到越竹斋了。与前门大街上热热闹闹的景象相比,位于前门内街的越竹斋非常幽静。门口栽种的几株丝瓜、竹子,配以屋内的竹帘及纸张独有的香味,瞬间能让你的心安静下来。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我来自杭州富阳,家族是做纸张的,有400多年历史。老祖宗留下来的那口皮镬(用以煮料的大锅)都还在。史料记载竹纸有1900多年的历史,晋唐时期盛行于浙江。我特别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些中国古法造纸术的知识……”伴随着高山流水般的古琴声,潮新闻记者踏进越竹斋时,潘筱英正在跟客人介绍手中的白元书(纸)。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越竹斋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每年要接待数以千记的北京中小学生走进越竹斋体验古法竹纸制作,了解中国纸的历史。

今天,她接待的是一个外国团队,清一色的德国朋友。

从家族造纸历史、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的过程,以及她自己动手搞研发的艰辛,德国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屋内一隅,潘筱英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用的捞纸、晒纸和雕版印刷环节。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对于这样的古老造纸术和雕版印刷体验,德国朋友们可中意啦。从上午10时到下午1时多,她们都乐此不疲。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德国朋友体验捞纸

潮新闻记者尝试着通过团队翻译杨晴心和她们进行交流。有的说这非常有意思:“在欧洲,大家也会上街去买纸,比如用于画画。但是没想到纸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而且还能自己动手做这么一张纸,跟纸张有这么密切的互动与交流。哇,太有意思了!”

还有的说:“就是一些竹子,就是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简易材料,一道道工序下来,却能做出精美的纸张,可以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颠覆了我的想象,非常震撼!”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潘筱英讲解富阳竹纸的历史

作为团队翻译,热心的杨晴心还告诉潮新闻记者:“越竹斋的纸,都是用心在做的,这一点参观者也能感觉得到。实际上不光是纸,它还传承了中国的纸张文化。”

实际上,今天来的德国人都是杨晴心的朋友。这是一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国际友人。平时,她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中国茶艺、中国书画。“她们眼光都有点挑、有点刁的。我带她们来看的,不仅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韵味,还得是审美到达一定高度、能够代表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最高水平的东西,比如越竹斋的古法竹纸就是她们想看的。”她说。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雅风”书画展正在进行

潮新闻记者看到,在这个3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还能进行展览展示。当天下午,一个主题为“雅风”的书画作品展在这里开幕。这是安徽省书协副主席李明和画家王小椿的书画合展,他俩作品用的纸,都来自越竹斋。

洁净雅致的“富春雅纸”、净如月光的“千年唐纸”、色如金版的“南宫金版”,以及淡淡米色的“玉竹”,在具体装置上有意穿插使用,利用色块对比营造出窗明几净的笔墨意境。对于富阳竹纸,李明深有体会地说:“古之文人雅士,皆尚风骨,独守自性,向慕精神之优越超拔。象极了这笔下的竹纸——其质如玉,其色如月,其寿永年。”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李明作品用纸,来自越竹斋

作为与纸张天天打交道的书画家,他俩在心里对这些国家级非遗技艺制作的竹纸满是敬畏。

“竹纸最大的特点是越放越亮,越放越平和。只要有一点点墨,它都能表现出来,水乳交融,就是墨和纸结合在一起很舒服的感觉。”画家王小椿告诉潮新闻记者,“画画,有时候像是和纸张在进行对话。只要你静下心来,这张竹纸就可以和你交流,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妙不可言!”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王小椿《松月萧寺图》 越竹斋南宫金版

作为越竹斋的主人,潘筱英说今年已经在这个并不很大的空间里举行过五次展览,接待过近四千人次的体验者。“预计今年全年,能超过一万人次。”

至今,越竹斋已连续五年被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列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每年来此体验古老造纸术的中小学生不计其数。

对此,潘筱英感到非常欣慰。她说:“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中国文化千百年来都是依靠纸张来传承的。为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作贡献,是我这些年驻守北京前门的动力。”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02

“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竹纸是富阳传统纸的代表,从唐五代时期我国出现竹纸始,富阳就开始用嫩竹为原料生产土纸,自古名为“竹纸”。2006年,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法儿,便是潘筱英的公公。

“现在,我公公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是区级非遗传承人。”每次接待时,潘筱英都会这样自我介绍。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生产车间,潘筱英检查制浆过程

准80后、1979年出生的潘筱英出自富阳造纸世家,自小对竹纸制作兴趣很浓。“根据家谱记载,我们潘家祖上也很厉害,曾经为清代皇宫供纸。”先祖潘元公生产的“潘公方元书白纸”畅销南北,远销日本。其父潘贤水家传竹纸原材料真谛,这些他都一古脑儿教给了最钟爱的小女儿筱英。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潘筱英在接待来自德国的客户

1539年(明嘉靖十八年),富阳湖源李氏创立越竹斋前身“裕”字牌元书纸。1960年,开始为国务院生产特供纸;1962年,作为中日外交用纸名扬海外。“2005年以前,我们家生产的古法竹纸基本给日本人、台湾人买断了。”潘筱英说。

古法竹纸,是李家祖传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原本,李家只能生产长0.45米、宽0.4米的“小张”竹纸;上世纪80年代,李法儿苦心钻研、耗尽家产,使“小张”变成了长1.38米、宽0.69米的“大张”。“这样的研发,对我公公来说意味着灾难的开始。”潘筱英回忆说,“因为资金投入非常大。”

为了研发,李法儿从供销社辞职回家,一度从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变成了负债累累的“欠款户”,被人嘲笑是“疯子”“傻子”。

潘筱英动手能力强,她继承了李法儿的技艺,坚持将古法传承和研发创新有机结合,研发出了丈二(长3.67米、宽1.44米)的“超大张”竹纸。这是迄今古法手工竹纸中最大的尺寸。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富阳竹纸

“竹子是短纤维,做成大张并不容易。”潘筱英说,“我要做一张世界最好的纸,而且要做一张最环保的纸。这个愿望,现在已经实现。”为了这个愿望,她也继承了李法儿的“傻劲儿”——把所有的资金,都用在改造厂房、用于研发了。

“我们做了一个大纸槽,丈二的,得技艺了得的8个师傅一起捞纸。祖传古法加上现代创新,终于做成功了这款纸。”采访时,潘筱英骄傲地告诉潮新闻记者。

“做纸是我心爱的事业。苦点、累点,我并不怕。别人都说这个行当是男人干的,但我却是乐在其中。”潘筱英表示。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潘筱英对整个竹纸制作工艺流程谙熟于心,是国内古法制纸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掌握全流程古法竹纸生产,研发和营销的专家。

原材料手法得自父亲,古法竹纸制作技艺传自公公,潘筱英却说这样的集于一身“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潘家家谱,从上往下数,我是第九代;李家家谱,数下来到我们这里,也是第九代。”她说,“我有兄弟姐妹,大家都不愿意学。那就我来吧,因为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我愿意为之付出。”

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越竹斋富阳竹纸系列产品从最初的元书纸、白元书、小元书、京放纸共4款,增加到了30多款。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越竹斋竹纸书画效果

03

上好的越竹斋纸张,用的是当年嫩竹。

每年小满节气前一周,潘筱英都要赶回富阳生产基地,和公公李法儿一起,带领工人举行隆重的“拜山神”仪式。他们要抢这半个月左右的最佳时节,把当年要用、不施任何肥料的天然嫩竹砍下来、运下山,作为竹纸制作的原材料。

潘筱英一直强调:“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而是一群人做出来的。从在山上砍竹、断青、敲白,再用人工背下山按照古法纯手工制作,其间最少的72道工序,最多的200多道工序。”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上好的越竹斋纸张,用的是当年嫩竹

“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采访时,潮新闻记者这样问她。

“如果是纯竹浆纸,大概三个月就可以了。”她介绍说,“但我们生产的是唐纸、宋纸这样几种材料结合的纸张,就需要三年左右才能制成。”

这样的长时间,主要耗在材料处理上。比如越竹斋的唐纸,它是将两种材料结合、经日光漂白,使用古法,经历20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竹子与各种材料结合,按比例配方,就能制成不同纸性的纸张。有的用檀树皮,有的用桠树皮,有的用枸树皮。”潘筱英说,“中国那么大,植物也那么多。我们不缺材料,缺的是技艺。现在交通太方便了,哪里材质好,我就往哪边跑。我经常去云南、贵州、四川,就是为这张纸的原材料而去的。”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唐纸

04

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有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那里是驰名中外的文房四宝老字号店铺:荣宝斋。在这个已有350多年历史的店铺里,摆着30多款富阳竹纸,各种规格的都有。

这些竹纸,就是越竹斋古法技艺制作的。“我们跟荣宝斋已是全方位合作了,线上线下都有。”采访时,潘筱英骄傲地告诉潮新闻记者。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荣宝斋前门体验馆

在中国文房四宝行业,荣宝斋可是象牙塔顶尖般的存在。

一家从富阳山里出来的企业,哪怕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也是不容易的。

一张纸,要想让人信得过,必须得到专家的认可。进入荣宝斋,是其中关键一步。“荣宝斋的背后,有很多高端客户,也有很多专家及实力很强的收藏家。”潘筱英说。

2006年,拿到国家级非遗传承证书后,潘筱英家就开始跟荣宝斋接洽。“经过前前后后两年多洽谈,来了一拨又一拨专家考察,看我们的厂房,看我们的纸槽,看我们的竹林……”

2008年,富阳竹纸正式入驻荣宝斋。这对潘筱英来说,是一件里程碑似的事件。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荣宝斋书画鉴定装裱专家李春林

65岁的原荣宝斋文房四宝经营部经理李春林认识潘筱英已有10多年了。回忆起她当初拿着富阳竹纸走进荣宝斋的镜头,这位资深的文房四宝专家依然点赞不已:“操着一口软软的杭普话,眼神非常坚定!作为一位女性,能够在这个行当里坚守,太不容易了!”

至今说起这些古法技艺手工纸能够驻守荣宝斋这么多年,李春林说:“主要是质量过硬。从它们身上,能够一睹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而且作为浙商,小潘诚信至上、不断研发推出新品种,令人敬佩。”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富阳竹纸原材料,当年嫩竹

推广过程中,潘筱英一直跟人强调“这是一张能放千年之久的好纸”。怎么证明这张纸的“纸龄”呢?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想到找权威机构、找顶尖专家进行测试。

她带着自家产的纸张,找到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又找到北京林业大学。“专家们很惊讶,因为我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潘筱英说,“他们用的是‘破坏式检测法’。我带了5款纸去,检测结果,寿命最短的200年、最长的超过1800年。”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这下,潘筱英有信心了。

想到潘家家谱上,她家祖宗也是进京的。她也动起了到北京推广富阳竹纸的念头。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潘筱英研发的“南宫金版”竹纸

“我2015年刚到北京的时候,卖纸卖得最好的安徽人都说我‘疯了’。因为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那时做纸张的都在慢慢撤出北京。而且北京房租又那么贵。”潘筱英说。

但她却特别自信,因为她坚信:中国这么大,总有一批人会喜欢她的纸张。“总有那么一批人,像我这样的,在寻找好的东西。我把那批人去找出来,就可以了。”

她要寻找的,实际就是高端市场。她也确信:市场,还是要用好的东西来引导的。

那时,一方面她仿佛置身竞争激烈的丛林,她的对手是用机器生产出来的机械纸。另一方面,她又仿佛闯入了一片空旷的无人区,面临的困难是如何让世人认可这张纸。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越竹斋竹纸产品系列

05

经历过千辛万苦,经历过多次被人说是“疯子”,江南女子潘筱英用真诚、质量和坚韧不拔,在北京前门为富阳竹纸开拓出一片市场。“北京市场足够大。在北京,我这些年认识的书画家就有上万名了。”潘筱英表示。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2023年中国文房四宝展展会现场,越竹斋竹纸作为竹纸中的高端品牌深受书画家的青睐。

因为她太忙了,有时一天要接待五六批客人。潮新闻记者对她的采访,也是分成两天、插空来进行的。

第二次采访时,潮新闻记者刚好碰到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米军前来越竹斋观展。说到这里的“千年寿纸”,米老师表示:“一张纸的寿命,对艺术作品的承载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富阳竹纸,墨韵、笔锋细微、细腻。在这里‘遇见’,就是最佳的相遇。”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互动体验间的设备,都是潘筱英自己研发

是啊,作为用户,类似米老师这样口口相传的口碑,就是越竹斋立足北京、拓展市场的生命线。

通过口口相传,就有好几个厦门客户专门找过来,说要购买千年竹纸用于修家谱。

通过口口相传,让越竹斋在三年疫情最艰难时刻,由回头客带新客的方式,完成在线上下单、物流发货,从而度过疫情难关。

通过口口相传,已有4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走进越竹斋,让潘筱英实现了“向全世界推广”的愿望。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越竹斋富阳生产基地研学游,深受欢迎

如今,越竹斋已经成为中国竹纸中的翘楚。他们不仅与荣宝斋紧密合作,还与“一得阁”“朵云轩”开展合作,让古老的工艺、优质的纸张为更多的书画爱好者提供服务。

“接下来,我将试水互联网思维、现代营销模式,进一步扩大富阳竹纸的影响。”潘筱英说,“下半年,大家可以在抖音、京东、淘宝上‘遇见’这张纸。我们也会尝试直播带货。”

而让这位坚强的女子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她22岁的儿子愿意接班,“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了!”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

风雅越竹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中轴线。这里,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复兴的历史见证。每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大花篮是北京城的一道亮丽风景。多年来,一个个大花篮见证了时代变迁与国家的蓬勃发展,盛满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深祝福,更成了无数中国人心底那一份独特的国庆记忆。高达18米的大花篮是如何安装的?繁茂的人文藤蔓,潮新闻记者将带你探访天安门广场,讲述两位80后在京浙商的故事。

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何责任。

二维码

繁茂的藤蔓:富阳竹纸的故事,在北京前门向世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