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李童)不是没朋友,只是未遇见。一家做瘤胃胶囊的企业,和一家做智能秤的企业,在链博会续了三年的“火花”,终于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链博会“开花结果”。
在第三届链博会的绿色农业链展馆里,记者看到了一组特别的展品模型:一头正在吃草的牛,脚下是金马衡器的电子秤,牛身上则放着来自隔壁展台基硕科技的牛瘤胃胶囊,展品前面还立着一个“链博故事”的牌子。
7月18日,第三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馆,这是金马衡器的展品模型,一头牛站在电子秤上,身上放着一个白色圆柱形胶囊。新华网记者 李童 摄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基硕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是AI瘤胃胶囊,这是一个用胶囊包裹着的反刍动物体内生理数据采集终端,通过将其植入牛或羊的胃中,就能精确采集活畜在养殖、运输及检疫过程中的关键数据。
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则是一家拥有27年资历的智能衡器技术企业,不仅能够精准采集屠宰溯源数据,还能在牲畜个体、运输、屠宰等环节上植入电子标签,确保畜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信息流转清晰可查。
“之前完全不认识,在第一届链博会,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们两家认识了,这是我们第三次参加链博会,前两天刚签了1.2亿的战略合作协议。”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欣向新华网记者讲述了两家公司从相识、相知到签约合作的故事。
据周欣说,第一届链博会的时候,金马衡器和基硕科技还是“陌生人”,展台也离得很远。但在“找朋友”的过程中发现,彼此公司的产品刚好可以覆盖一头牛从出生到餐桌的全过程,他们之间的缘分就这样结下了。
7月18日,在第三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馆中,基硕科技与金马衡器的展台比邻而居。新华网记者 李童 摄
内蒙古基硕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先龙也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因链博会而结缘的故事:“会后双方又去了对方公司进行参观和考察,发现在整个产业链条上是互补的,便有了深入合作的意向。”
7月17日,作为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周欣和李先龙在第三届链博会现场,正式签订了1.2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打造畜产品全链条的溯源和交易体系。
双方计划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养殖、运输、检疫、屠宰等全流程数据,引入区块链技术,共同打造数字化溯源平台,让餐桌上的每块牛肉都“有迹可循”。
7月17日,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欣(图左)和内蒙古基硕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先龙(图右)在第三届链博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马衡器供图
链博会不是简单地展销商品,而是展链条、展生态、展场景,注重的是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间交流合作,帮助企业更好识别自己和潜在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上的准确位置,从而促成对口、具有前瞻性的合作,产生长尾效应。
链博会的独特之处在“链”字。中国贸促会办公室主任杨宓认为,链博会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的“链接度”:展商之间不是“对手”,而是“队友”;不是互相“抢蛋糕”,而是一起“做蛋糕”。
基硕科技与金马衡器的故事只是本届链博会上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本届链博会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以“链”为名,共谋发展。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部长杨晓军表示,本届链博会参展商综合满意度达到95%,很多参展商提出明年希望扩大规模,携手全球更多的供应商和客户前来参展。
“链博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我们企业交朋友谈项目的很好的平台。”周欣表示。
当供应链上中下游的企业连珠成串不断延伸,便能实现1+1>N的“共赢链”。
特别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