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父母要不要替还债?

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父母要不要替还债?

biao 产经网 > 舆情警示 2018-11-30 05:44 • 产经网综合
2018-11-30 05:44

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何以谈买房?

我们总说,有年轻人、有人口流入,房价就有持续上涨的基础;问题在于,流入的人口得是买得起房的人口,否则楼市最终就会陷入有钱人博弈的游戏,总不能长保价格不跌。那么,这届年轻人购买力如何?财务状况能否撑得起房价的上涨?

很糟糕。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都在未经证实的数据中再次突破了去年的战绩。

也正是今年的双十一,让参与者和旁观者都反思了一个问题:如此强大的消费力,是信贷推动的,还是储蓄推动的?

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何以谈买房?

调查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并且,90后在借贷市场上的占比高达49.31%,在亚洲同龄人中排第一。

有人戏虐:办公室三代人,70后当老板挣钱,80后打工还房贷,90后拼命花钱,没钱了就找70后的老爸老妈去要钱。

似乎市场就这样活泛起来,但不过是繁荣信贷消费背后的伪富循环。

为什么要负债消费?因为消费社会在鼓励你消费

无论是信用卡,还是花呗、白条什么的,给你额度消费,就会给你一种错觉:自己很有钱了!而且分期的话,每一期不过几百块,在城市中工作,挣得再少几百元一个月还是负担的起的。

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何以谈买房?

“不用等待,就是即刻,过上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类似的宣传口号的洗脑中,人人都陷入了消费的热情之中。

于是他们就用额度买了iPhone。

但还有iPad呢……再分期一个好了,多加几百月供也不是问题。

于是月供越积累越多,直到逼着债务人不得不用新的消费贷,来还之前的欠款;数据显示,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就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但这对放贷的机构来说,是喜闻乐见的事情。双十一时,花呗给用户平均提额2000元,对于8000万用户来说,追加信用额度过亿元。

月入几千,却过上了月入千万的生活;完全是一掷千金的狂欢,却不去想想狂欢过后的一地鸡毛。

关键是在这种情形下,父母是狠心仍然看着自己的孩子独自打拼?还是帮其还上债务让孩子轻松上阵?毕竟没有背景的打拼太难了,我们都是过来人。

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何以谈买房?

消费换不来实在的人生,现金比什么都重要。

为什么大家痴迷于消费?经历过60后、70后的财富积累,带来了一片向好的经济形势,从而提振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尤其是90后,他们几乎没有对物资匮乏、通货紧缩的记忆,他们相信明天会更好;即便今日负债,明天也能挣回来,甚至更多。

此外,房价非周期性的、随性的上涨,也冲垮了攒钱的意图:苦苦存了100万,以为可以买套房,一夜之间全款变首付了。既然钱总会贬值,何不今天用掉它,让它发挥价值呢?

这样的想法没问题,只不过大前提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何以谈买房?

换个角度就会发现,不仅仅说信贷消费是盲目的,把全部身家押到某种投资物上,比如利用高杠杆买房,同样是盲目的。或许会觉得,今天借了银行的钱买房,明天就可以赚钱;但这和消费一样,都是建立在未来经济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实际上盲目买房的人,只是在想象中构建自己的财富大厦;未来房价不要说下跌,就是平盘,买房人都要蒙受损失。不能带来收益的买房行为,本质上说不能叫“投资”,其实也只是一种“消费”,买回来的东西叫“我可能会富”。

综上,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的一环,但并不等于我们就要拼命消费、盲目消费,甚至借贷消费。对于房产,也是异曲同工,我们不能因为房地产过去盈利了,就相信未来依旧会盈利,从而高杠杆配置了房产。试想,作为马上将成为中坚力量的90后一个个债台高筑,未来房价上涨的基础又在何处?所以,在资产市场萎靡,投资渠道欠佳的时候,适当收紧投资、扩大储蓄、现金为王,是比较明智的做法。虽然储蓄不能抵御通胀,但储蓄可以带来机会。风口再次到来时,先起飞的往往是有准备的人。无论如何,上安居客全房源网,安心挑好房。

本文原创,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房产投资炼金术》课程导师,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何责任。

二维码

90后人均负债12万,没有储蓄,父母要不要替还债?

90后的孩子为生活和事业打拼欠下债务或者提前消费,父母是狠心看着自己的孩子独自打拼?还是帮其还上债务让孩子轻松上阵?毕竟没有背景的打拼太难了,我们都是过来人。